長期處于潮濕的環(huán)境對人體的危害
即空氣中的濕度,也就是空氣中所含水分多少。它是氣候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,對人體的健康亦有很大的影響。
空氣中的水分,主要來自霧天、水面、潮濕的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水分蒸發(fā)。其表示方法是相對濕度,這是最常用的濕度指標,為空氣中絕對濕度與最大濕度之比,它能表示空氣中水蒸汽的飽和程度。在一定溫度下,相對濕度越小,則空氣中水分距飽和狀態(tài)越大,水分蒸發(fā)就越快。在任何氣溫條件下,潮濕的空氣對人體都是不利的。如在低溫時,潮濕加強了空氣對熱的傳導作用,使體熱大量散失,故在低溫潮濕的情況下,機體更易受寒冷的損害,易發(fā)生風濕病和支氣管炎。此外,潮濕環(huán)境對結核病、腎臟病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、慢性腰腿痛等病患者都有不良的影響。倘若在熱環(huán)境中,相對濕度又太大時,有礙于機體蒸發(fā)散熱。由上可知,相對濕度既不能太大,也不能大小,而要適宜。
現(xiàn)代氣象學認為,對人較適宜的濕度是:
在氣溫15℃~20℃時,相對濕度45%~55%;
在氣溫25℃時,相對濕度應為20%。
當濕度達到80%~100%時,空氣很少能再吸收水分;而濕度太低時,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干燥,令人不舒服。夏季三伏時節(jié),由于高溫、低壓、高濕度的作用,人體汗液不易排出,出汗后不易被蒸發(fā)掉,因而會使人煩躁、疲倦、食欲不振。室內(nèi)減少濕度,使用除濕機,一鍵除濕,高效快捷。